尿素使用的幾大誤區(qū)
返回列表
信息來源:m.cqjymy.com.cn | 發(fā)布時間:2022年10月18日
尿素使用的幾大誤區(qū)
一、避免與碳銨混用
尿素施入土壤后,需要轉化為氨,才能被作物吸收。在堿性條件下,其轉化速度比在酸性條件下慢得多。碳銨在土壤中發(fā)生堿性反應,ph值為8.2~8.4。
農田碳銨和尿素的混合會大大減緩尿素轉化為氨的速度,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揮發(fā)性損失。因此,尿素和碳銨不應同時混合或使用。
二、忌地表撒施
尿素應用于地表。在室溫下,只有經過4~5天的轉化后才能使用。大多數(shù)氮容易在氨化過程中揮發(fā)。一般來說,實際利用率只有30%左右。如果將其應用于堿性土壤和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,氮的損失會更快、更多。此外,尿素很容易被雜草消耗。
尿素深度施用,在土壤中融化,使肥料處于濕土層,有利于有利于施肥效果的發(fā)揮。追肥應在苗旁或溝旁施用。這樣,尿素集中在密集的根系層,便于作物的吸收和利用。試驗證明,深施比淺施可提高尿素利用率10%~30%。
三、避免種肥
在生產過程中,尿素通常會產生少量的縮二脲。當縮二脲含量超過2%時,會對種子和幼苗造成毒害。當這些尿素進入種子和幼苗時,改變蛋白質,影響種子的萌發(fā)和幼苗的生長,因此不種子肥料。
四、施后不要立即灌水
尿素是一種酰胺氮肥。只有將其轉化為氨氮,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和利用。由于土壤質量、水分和溫度的不同條件,轉化過程有長有短。一般情況下,需要2~10天才能完成。如果在施用后立即灌溉、排水或地在大雨前施用,尿素會溶解在水中并流失。一般情況下,夏季和秋季應在施用后2~3天澆水,冬季和春季應在施用后7~8天澆水。
五、避免與堿性肥料混合或同時施用
尿素施用后,需要轉化為氨氮才能產生肥料效果。在堿性條件下,大部分氮會變成氨揮發(fā),因此尿素不能與石灰、植物灰、鈣、鎂、磷肥等堿性肥料混合或同時施用。一般來說,在夏季和秋季,尿素和堿性肥料應錯開3~4天,冬季和春季應錯開7~8天。
六、禁止使用芹菜
芹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施用大量的氮肥,但不能施用尿素。由于尿素的施用,芹菜纖維增厚,植物老化,生長緩慢,食用時有苦味,質量差。芹菜適用于碳銨、氨和有機肥,有利于提高質量。
七、避免用量過大
尿素含氮量高,施用量不宜過大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浪費"肥害"。一般每畝施用5~15公斤,每畝施用15~20公斤水田。施用過多,在轉化為碳銨之前不能被土壤吸收,容易被雨水淋濕,容易傷害作物。同時,尿素施用過多,大部分流失,進入地下水會導致水中氮氣污染,造成亞硝酸鹽沉積,嚴重影響人畜。
八、避免高濃度葉面噴施
尿素是所有氮肥中理想的葉面肥料。噴灑尿素,作物合成蛋白的數(shù)量和速度超過其他氮肥。但是,在葉片表面噴灑時,尿素溶液的濃度不應過高,否則會灼傷葉片,毒害植物。玉米、小麥、水稻和棉花的濃度通常為2%;蔬菜、瓜果.5-1%比較合適;果樹以0..5.5.
九、避免施用過晚
尿素施用過晚,不利于肥效的發(fā)揮,容易造成作物貪青晚熟,因此一般應比其它氮肥早施4~7天。
十、避免 單用
尿素的有效成分是氮,營養(yǎng)成分單一,作物生長發(fā)育需要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。因此,尿素應與有機肥、磷和鉀肥一起施用,以滿足作物對各種營養(yǎng)素的需求。此外,尿素與有機肥、化肥的合理結合也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。
例如,尿素與過磷酸鈣的混合可以將不穩(wěn)定的碳酸氫銨轉化為穩(wěn)定的磷酸銨,從而大大降低氮的自然揮發(fā)。尿素與有機肥的混合應用可以在發(fā)酵過程中產生有機酸,加速尿素的轉化分解,被作物快速吸收,提高尿素的利用率。